本報記者 袁貽辰 實習生 李梓汐 陳上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2月08日11版)
  “天行健,學長以實力打倒高富帥。地勢坤,學姐憑智慧戰勝白富美。”
  這條懸掛在大學校園裡的橫幅,或許可以窺見當下90後大學生對高校學生工作帶來的改變。當這批被打上“熱情健康、有創造力、極具生命力”標簽的大學生,伴隨著互聯網大潮“撞”上大學校園時,傳統的高校學生工作格局已然到了“升級”的時刻。
  日前,在2014全國職業院校宣傳部長聯席會議年會(以下簡稱“年會”)上,來自全國137所職業院校的260餘名代表把視角投向了這群“新興人類”。這些職業院校領導展開了激烈的討論,他們希望能搞清楚,90後大學生有著怎樣的特點?又該如何服務這些互聯網青年?
  90後到底啥模樣
  “在90後願意給自己貼上的標簽中,‘宅’以47%的比例拿下首位,緊跟其後的是‘屌絲’和‘奇葩’。”
  這是由騰訊公司和易觀智庫公司聯合出具的《中國90後青年調查報告2014》里的一句話。今年4月起,兩家公司面向全國的90後共發放8041份有效問卷,對其價值取向、生活態度、社會認知、網絡行為4個方面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。
  騰訊大成網副總編輯付強在年會上公佈了問卷的結果。其中,21.3%的90後在找工作時會更看重自己的興趣,這比80後提升了9.6個百分點。超過75%的90後喜歡在社交網絡上發佈自己的信息。
  這份數據讓年會現場熱鬧起來。百餘名職業院校宣傳部長面對這個話題,一個勁兒地從嘴裡蹦出各種詞語,來形容90後這個他們“如今的工作對象”。
  熱情健康、有創造力、極具生命力正是與會宣傳部長提到的高頻詞。
  當然,不靠譜、心理脆弱等“負面標簽”也頻頻被提及。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校辦副主任陳泓認為,90後之所以被打上一些負面標簽,是因為他們缺少與長輩的溝通,而傾向於通過社交網絡去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情。“當你真正瞭解90後時,會挖掘出他們很多的閃光點。”
  這一點,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長曾勁頗為認同。他曾對學校的90後學生有過近距離觀察,“90後在面對內心壓力時找不到合適的方式發泄,同時過高的生活成本也使得90後容易急功近利”。不過,曾勁依然看好這個群體,“沒什麼能影響90後的崛起,他們終將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”。
  在付強看來,90後是伴隨著網絡長大的一代,90後信息來源的渠道非常豐富,網絡上各種信息的傳播都會對90後的思想產生影響。同時,90後傳播自己思想的渠道也相應地變得更寬。
  也正因為更為寬廣的渠道,造就了90後更多元的性格。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宣傳部長王迪新對此體會很深,“學生的生源地不同,家庭背景不同,所表現出的特點也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”。
  事實上,“多元化正是90後最大的特點。”付強說。
  《中國90後青年調查報告2014》中的一句話說出了與會不少宣傳部長的心聲:“無論貶低還是誇贊,為90後青年貼上集體的標簽恐怕都太過武斷。”
  高校作好準備迎接90後了嗎
  “現在很多職業院校一切圍繞著市場和企業,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提供服務。”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部長平滬生直言不諱。
  他認為,服務這些90後大學生應該是一件“兩廂情願”的事,大學生不但要和學校“相互關註”,學校宣傳工作還要針對90後的特點,讓他們的力量融入到校園新媒體建設中。
  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長汪中銀正在盤算著要怎麼做好這件“兩廂情願”的事情,“網絡時代下的學生思維非常活躍。這是好事,需要學校積極地去引導學生”。
  這個引導的過程,並不容易。一些與會的宣傳部長坦言,自己已經跟不上90後的節奏,有點“落伍”了。有宣傳部長很苦惱,對於一些流行的網絡語言,自己是“一點兒也不熟悉”。
  “接地氣”是一些宣傳部長想到的迎接90後大學生的第一個“妙招”。王迪新所在的學校鼓勵每個教師都開通博客,在博客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自己的思想傳遞給學生。
  而上海的部分職業院校已經開始使用互動社區“易班”,學生跟老師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佈信息、參與網上討論和投票、使用網盤儲存,等等。這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班級建設與交流模式。
  這批90後大學生帶來的不僅是溝通交流方式的轉變。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,校園輿情工作也被第一次搬到學校領導討論的文件中。
  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宣傳部長鄭毅剛在年會的分組討論會上,主動提及前不久網絡上炒得沸沸揚揚的“陝鐵職院百人打一人”事件。
  網絡上對該事件的說法是,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百名護校隊學生圍毆另一名學校學生,其間並沒有一名老師或校領導上前制止。該事件在網絡傳播後,迅速引來大批網友“駐足”,“口水、謾罵、各式各樣的攻訐層出不窮”。
  類似的事情如果發生在過去,學校的“封殺政策”會很管用。畢竟,作為信息傳播的窗口,“只要宣傳部不說話,外面的人就很難知道”。
  互聯網已徹底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。而90後是互聯網上最活躍的一群人,如何處理學校、尤其是和學生有關的負面事件,需要職業院校的宣傳部長重新思考。
  (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學生記者餘捷、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記者劉瑤、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生記者周曉紅對本文亦有貢獻)  (原標題:互聯網時代,“宅”90後挑戰高校管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v98zvifb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